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农业科技推广战线上有这么一个老兵——他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近34年,几十年如一日的穿梭于农民、田间、地头,踏遍水乡大地的每一寸土地,为农民破解了无数个种植难题,成为农民最依赖的“贴心人”、庄稼最坚定的“守护者”。他,就是“贵州省植保系统工作先进者”“黔南州植保工作先进个人”“黔南州蔬菜果蔬专家组成员”“三都水族自治县科技特派员”“十一届黔南州政协委员”“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三都县政协委员、常委”吴祥,现年56岁。34年来,吴祥一直默默地坚守在农业科技推广第一线,先后从事过植物保护、植物检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水果蔬菜种植技术推广等多项农业工作,为农业集群创下“贵州省农业丰收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黔南州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是三都水族自治县屈指可数的农业专家之一。
苦学水语,向农户传播科技知识
1987年7月,吴祥于黔南民族农业学校植保专业毕业,同年9月,被分配到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农技站工作。在到此地前,吴祥满怀希冀,想象着自己能在这片土地上大展拳脚,将自己所学用到工作生活中去,让自己的到来能将这片土地作一点改变。然而到了中和镇之后,吴祥当头被浇了一盆冷水——当地人只会说水语,而自己更听不懂水语!
中和镇是三都县水族部落聚焦区域,当地鲜少有人会说汉语,日常都用水语进行交流。由于当地小学采取双语教学方式,所以很多小朋友基本到4-5年级才会说汉语,而老一辈的人就更不用说了。语言不通,任你有通天的本领也无法施展,血气方刚的吴祥一度心灰意冷。然而短暂的消沉之后,吴祥又重新调整心态,下定决心学习水语。于是一有空闲,吴祥就向同事请教水语,如同婴孩一样笨拙的学习水语。为了更快掌握水语,吴祥没事的时候都会到农民们聚集的地方,认真的听当地农民的日常聊天,观察他们的神态动作,并试着同他们聊天,常常惹得当地人向他投去怪异的目光。晚上,大家都早已进入梦乡时,吴祥房间的灯却还是亮的,原来吴祥还在学习水语呢,他一遍遍的练习着向别人请教来的水语口语不肯入睡。常常等到第二天起来上班,吴祥的嗓音都会变得沙哑,同事总笑他“疯魔”了,问他到:“你干嘛这么急啊?其实你用不着这么急的,这水语啊,只要你待的时间长了,慢慢的就会说了的”,“我等得,可农民的庄稼等不得啊,看到农户的庄稼有问题了,但我却告诉不了他们及时补救,我就急啊”吴祥诚恳的说道。
就这样,吴祥一边上班一边学习水语,很快吴祥就能用一口流利的水语和农户打交道了,同事都为他学习水语的速度啧啧称奇。此后,吴祥除了必要在站里工作外,都在村里与农户打交道,用一口流利的水语指导农户规范种植、管理技术、作物病虫防治等,为农户解答各种各样的种植技术难题,为农民群众送去新科技、新知识。慢慢的,中和镇的几乎所有农户都认识了吴祥,只有遇到种植上的问题都会去找吴祥,吴祥慢慢的成了中和镇有名的“庄稼医生”,使中和镇农民产业得到了突破性的提升。
实地调查,用科技保卫农作物
1997年,吴祥从中和镇农技站调到县植保站工作。虽然离开了坚守十年的中和镇有很多不舍,但想到中和镇是三都县的一部分,自己到了县城,还可以为更多农民群众服务,吴祥立刻稳住心来,又重新将自己埋进农技推广工作中去。
到了县植保站,工作任务更重了,但吴祥还是习惯到田间地头去,“搞植保的,就是要到田里面才看到具体情况,才能收集到真实数据,才能真正为农户解决种植问题”。就这样,吴祥的身影不断的穿梭在三都县各农户种植区域,一边指导农户种植,一边调查各区域作物生长情况。经过不断的努力,到县植保站短短几年里,吴祥在田间泥地里共调查收集作物数据达2.4万个,整理卷宗167套,发布病虫预报230期,准确率达95%以上。
至2012年,从事植保工作10多年间,吴祥和同事一起帮助广大农民从虫口抢回粮食、水果、蔬菜等,为农户减少损失近上亿斤。在吴祥的带领下,三都全县植保科技推广体系得到进一步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成功把三都县植保站建成全国重点测报站。
心系群众,以身示范做推广
享誉“水晶葡萄之乡”的普安镇在发展种植水晶葡萄之初并非现今盛况,而是贫瘠穷困之地。普安镇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山高坡陡、土地贫瘠、人均耕地少,使得这里的群众生活异常贫困,如何让普安镇群众摆脱贫困,一直是三都县最头疼的问题。
偶然间,吴祥在下村指导农业生产时发现,交梨村群众房前屋后零零散散的种植有一些水晶葡萄,受到这些水晶葡萄的启发,吴祥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水晶葡萄来解决普安镇的贫困问题,随后便投身到水晶葡萄研究与推广中。
在吴祥向普安镇群众建议广泛种植水晶葡萄后,就遭到了群众的质疑“这个葡萄都有一百多年历史了,也没见到哪家卖得钱哦”,群众不理解房前屋后一年才挂几串果实的葡萄,怎么可能变成商品卖钱。面对群众的质疑,吴祥没有放弃,掏出自己的所有积蓄,向普安镇群众租用30亩土地,开始了自己的水晶葡萄种植试验推广之路。“群众都是有先见之明的,你作为技术干部都做不成,群众更做不成,要是你做成了,群众看到实惠了,就会来跟着你一起干了”,吴祥耿直的说道。经过吴祥精心照料,两年后,吴祥的30亩水晶葡萄枝藤上挂上了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水晶葡萄,口感香甜、香气扑鼻,引来周边人员纷纷前来抢购。
普安镇群众看到吴祥的成功后,纷纷开山拓土,在高山陡坡上种植水晶葡萄,就连外出务工的群众听到此消息后,也都纷纷赶回家种植水晶葡萄。在吴祥等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普安镇群众将石头荒山都满满的种上了水晶葡萄,创下“山有多高,葡萄就有多高”的奇迹。种下葡萄后,普安镇群众慢慢的富起来了,一栋栋小茅草屋变成了小洋楼。
渐渐地,水晶葡萄种植越来越多,种植技术问题也随之越来越多。因三都县专业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种植户的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间接造成了群众的损失。对此,吴祥很是痛心,不想农户的辛苦付出得不到很好的回报,于是,吴祥索性组建起了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用于葡萄种植服务(技术培训及交流、集中采购物资、集中销售等),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为社员和种植户提供服务。当前,合作社社员有800多户2900多人,社员覆盖普安镇交梨乡12个行政村及周边县、乡镇葡萄种植大户。当前,合作社成员水晶葡萄种植面积达2500多亩,产量4200吨,产值达3000万元。合作社通过技术服务、物资供应和统一销售等多元化服务,每年为葡萄种植户减少种植成本达200万元。
2013年至2015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先后荣获“中国水晶葡萄之乡”“中国葡萄·第一奇迹”称号,2013年三都水晶葡萄荣获贵州省园艺学会贵州省优质水晶葡萄评比“金奖”,2015年普安镇交梨乡山野水晶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水晶葡萄荣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评选的“全国百家合作社百个农产品品牌”。在这累累荣誉的背后,是吴祥等默默无闻、辛勤付出的成果。
身患重疾,下不了地就线上服务群众
长年累月的操劳,让吴祥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常常连走路都直不起腰来,没走几步,脚就突然再也挪不动了。同事常常劝吴祥赶紧去医院检查,注意休息,不要太过操劳。这时,吴祥总是点头说“好”,但只要天气一有变化,吴祥就又担心起农民群众的庄稼来,担心庄稼有没有受虫害、旱灾、水涝……只要身体好点,吴祥立马又跑到田间地头查看庄稼、指导农户种植。
最终,吴祥的身体还是支撑不住了,吴祥不得不不断的往返于各家医院。近年来,吴祥先后查出患有脑梗、高血压、高血脂、尿酸高、痛风等疾病,身体机能急剧下降。此时吴祥最担心的并不是自己的身体状况,而是担心农民群众的种植技术难题怎么及时得到有效解答。吴祥常常在自己感觉身体精神点时,只要农户一有需要,便不顾一切的跑到田间地头去指导农户。可长期下去,吴祥的身体实在是吃不消,羸弱的病体不能支撑其频繁地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了。
如何在自己不能到场指导的情况下,还能保证农户及时掌握高效的种植技术,确保农户随时遇到的难题得到及时解决?在养病期间,吴祥一直苦苦的思考着这个问题。偶然间,吴祥看到年轻人每天没事都喜欢刷刷抖音,津津乐道的看小视频。吴祥灵机一动,“我可不可以做小教学视频,将种植技术继续传播出去呢?”。于是不怎么懂智能产品的吴祥便开始向儿子学习起了抖音及视频制作方法……
不久后抖音上就多出了一个“老吴讲农”抖音号,点开一看,一个个简短精悍的农业技能小视频立刻深深的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慢慢的大家都开始熟知“老吴讲农”,短短一年的时间,“老吴讲农”的粉丝便一下子就从零涨到了4.6万!这个“老吴讲农”的作者就是吴祥。吴祥的“老吴讲农”的作品主要是吴祥自己到田间地头实地针对各种作物种植技术问题作精简的讲解,生动有趣而实用,使群众在刷抖音的同时能高效学习到各种实用种植技能,同时,吴祥还常常在抖音号上与群众交流,解答群众种植问题。就这样吴祥的农业种植技术视频传遍了水乡大地的各个角落及周边县市,甚至传到了海外。渐渐地,广大群众都认识了一个叫吴祥的农技干部,大家都亲切的叫他“老吴”。除建立抖音“老吴讲农”之外,吴祥还担任起县农业部门所组建的各大产业交流群的技术顾问,在群里解决各种植户所提出的种植问题。线上指导的方法既有效解决了农技力量薄弱问题,又高效将农业种植技巧覆盖到每个角落。对此,吴祥感到很欣慰,也终于安下心来养病了。
“老吴讲农”、微信交流群建立起来了,但吴祥还是担心农民群接收不到更多的技术,便还是常常坚持拖着病体下地,持续为大家更新更多的农业种植技能小视频,目前“老吴讲农”里的各种农业技能视频已达百来集。“那么多的粉丝,不仅说明大家是真心想学习技能,更说明了我们的农业技能真正的传播出去了,所以我更要尽我所能把更多的技能传播出去,使更多农户的产收得到保障”吴祥笑道。
“无心插柳,柳成荫”,“老吴讲农”引媒体关注。三都县融媒体中心连续报道,先后在三都电视台,黔南州电视台、省电视台播报“老吴讲农”的新闻,反响很好。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吴祥几十年如一日辛勤为广大劳动人民付出所有,即使身老病痛,始终坚定的坚守在农业科技推广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农技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是农民的贴心人、庄稼的守护者。
吴祥高师利用小学堂开展百香果种植技术培训(图一)
吴祥高师深入各镇开展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图二)
吴祥高师为农户开展水稻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图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