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水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突破传统毕竟是少数,水族服饰以其庄重、大方、飘逸的造型,受到广大水族人民群众的喜爱。只是在衣料质地、颜色、款式等方面有所改变。过去,水族妇女自己种植棉花、自己织布、自己染色、自己裁剪、自己缝制;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衣料由家织布向机织布转变,集市上便开始有专门缝制衣服的艺人,人们可以买来合意的衣料请人代做衣服;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水族服饰在加工、生产和制作方面也上了规模和档次,服装艺人购进各式各样的衣料,做成各种款式的成品服装(主要是衣料质量、长短尺寸、颜色深浅、有无花边装饰等方面存在差异),然后拿到集市上卖,人们只要口袋里有钱,不用再费心去买布,可以直接到市场上随意选购自己喜欢的成品衣服。有些能干的水族妇女还将民族服装店开到县城,大量加工生产水族仿古服装,生意做得红红火火。随着各级党政部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随着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水族服装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喜爱。现在,水族服装在三都自治县县城已经得到普及,各机关单位的女职工基本上都制有水族服饰,各民间花灯队、舞狮队、舞龙队等都将水族服饰作为队服。水族服饰的发展出现了喜人的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