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华裔青少年“多彩贵州”研学之旅夏令营走进三都县,来自多个国家的华裔青少年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水族文化探寻之旅。从神秘莫测的水族文字到古老精美的马尾绣,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让外国友人们赞叹不已。
走进贵州水族博物馆,听了被誉为“活着的象形文字”古老的“水书”介绍时,青少年们纷纷好奇地凑近展示墙,手指轻轻点着水书符号,跟着讲解员学习水族发音,更是饶有兴致地试图从字形中找寻与自然相关的线索。展柜中一件件古老而精美的水族绣品,牢牢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不少孩子拿出手机,细细拍摄马尾绣那精致巧妙的纹理。
马尾绣技艺体验中,青少年们围坐在圆桌前,在绣娘的耐心指导下,尝试着搓马尾。取5-6根马尾作芯,用手工将丝线紧密缠绕——这看似简单的第一步,就难倒了不少人。来自爱尔兰的Jenny起初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丝线屡屡打结,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她眼神依旧专注,在绣娘的反复示范下,渐渐找到了诀窍。
“我们刚才体验了水族的马尾绣,我感觉特别有意思。中国有特别多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文化值得我们探秘、探索。”斯洛伐克余炙轩说。
在传承人手把手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屏息凝神,学得格外认真。他们跟着绣娘的手势慢慢穿针线,渐渐掌握了基本技巧。有的成功将缠绕好的马尾线盘绣在布面上,绣布上水族传统纹样已初具雏形。“没想到马尾能做刺绣,很有趣。这些图案很漂亮,颜色也配得很好看。”爱尔兰Nicole说。
“非常高兴带领我们华裔的孩子回到祖国,今天我们来到三都县,参观了水族文化博物馆,感到非常的震撼。能够有这种亲身的体验,孩子们感到非常兴奋,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尤其是水族的文化,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带队老师杨辉说。
此次三都水族文化之行,让华裔青少年们在亲身体验中真切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元与厚重,也让璀璨的水族文化在这场跨文化的互动中,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