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1月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以来,三都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十四五”期间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县目标,以“五抓五促”扎实推动工作走深走实。
一、抓工作体系,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县建设
一是及时调整充实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二是对标对表省、州各级任务,结合三都实际,明确县、镇、村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职责,并纳入年度目标成效考核,由县创建办按季度进行统筹调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抓宣传教育,促进各民族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一是举办专题培训班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培训班统筹开展学习教育,强化理论武装。同时,通过开展舞龙舞狮活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智慧短信等方式,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0余份,开展宣传活动40余场次,智慧短信传播10万余条,在公共活动场所和公路显眼位置制作共同体意识标语100余条,全方位、多渠道开展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二是围绕“五旗、五徽、五认同”“民族大团结”“小手拉大手”等主题,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活动中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认识。
三、抓亮点培育,促进示范引领
一是提质打造了凤羽街道城南社区“五着力五嵌入”、普安镇高硐村“三融合三促进”、雪花湖社区“搭五桥·建五家”、中和小学“‘七个一’工作法”等一批示范亮点,以点带面辐射引领。二是实施“推普兴乡”行动,实现对16至65周岁存在国家通用语言障碍的各族群众全覆盖。中和镇中和小学、中和镇雪花湖社区、普安镇高硐村3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为全国各省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做法。三是以文化认同涵养民族团结根脉,编排的《水武天戈》荣获贵州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类项目“一等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