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药品集采“进基层”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扩大集采药品使用范围,三都县医疗保障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集采药品的可及性和群众购药的便捷性,保障患病群众用药需求。目前,全县24家公立医疗机构进入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省级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平台,实现集采药品、耗材使用全覆盖,共参与620多个药品品规的协议签订、采购,药品线上采购率达到98%以上,使集采成为公立医疗机构医药采购基本模式。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55%,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平均降价53%,84种国谈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49%,患者就医购药负担明显减轻。
一是“准”报量,把好关口。报量是整个集采工作的基础,精准报量是高质量完成集采的关键环节。在各批次药耗集采报量过程中,该局积极指导县内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结合临床实际需求、医疗技术进步、用药趋势以及历史实际使用量等因素,科学、合理、精准填报采购需求量,确保每批次报量精准。同时,安排专人负责对医疗机构上报的预采购量数据进行审核。
二是“勤”沟通,强化服务。建立药品耗材招采工作交流群,搭建沟通平台,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在工作群中及时传达国家、省、州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解答医疗机构在报量、协议量分配、签订购销合同、日常采购等各个环节涉及的疑难问题,做到全程跟踪、全程服务。
三是“严”监管,狠抓落实。对照集采各个批次采购周期,明确药品耗材约定任务量,动态监测各医疗机构采购进度。采取执行期内序时提醒、执行期后通报约谈的机制,以“周监测、月通报”的方式,进一步压实医疗机构的主体责任,确保如期完成集中带量采购任务量。
四是“强”供应,提供保障。为强化药品供应保障,通过完善医疗机构、生产、配送企业集采品种供应保障的反馈机制,提高供应配送存在问题的应对能力。及时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有效推动集采产品平稳供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