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新闻动态 >> 三都要闻
村美民富业兴旺!中和镇红星村绘就文明新画卷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本网讯 近年来,三都县中和镇红星村紧紧围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工作目标,从改善村容村貌、树立村规民约、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入手,通过创新“门前三包” 责任,引导党员干部示范引领,组织群众广泛参与,按下乡风文明“快进键”,开启乡村面貌换“新颜”模式,擦亮乡村振兴文明底色,乡风文明有效有形有感。

红星村是由原板闷、善宏、古城三个老村撤并而成,是一个典型的水族聚居村落,拥有682户3114人,其中水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走进红星村,记者看到,以青山为背景,错落有致的民居点缀,干净整洁的串户路为纽带,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图景。

“村规民约”同力同向,做大文明“同心圆”

制定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自治。红星村的蜕变之旅,离不开村委的精心组织和村民的积极参与。村委充分调动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村民参与到村庄管理中来,共同制定村规民约,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通过拟定草案、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合法性审查等程序,完善健全村规民约,明确规定红白喜事的操办标准等,将村规民约上墙,号召村民共同遵守、共同监督、共同治理。同时,建立村规民约监督执行机制,确保村规民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成立红白理事会,由村民代表、党员干部组成,负责对村里的红白喜事进行管理和监督。制定红白喜事操办标准和流程等具体要求,红白理事会成员主动上门服务,指导村民按照规定操办,避免铺张浪费和大操大办。

在教育方面,设立教育基金,奖励勤学好进的学生,同时教育劝诫懒惰后进者;在环境整治方面,奖励优秀保洁员和热心村民,对不良行为进行曝光;在乡风文明方面,提倡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提倡文明待客,反对不良陋习,提倡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门前三包”共建共享,“小积分”兑现“大文明”

走进红星村的“积分超市”,可以看到桌面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生活用品。与普通超市不同的是,这里的商品不是用钱购买,而是村民通过履行“门前三包”责任所获得的积分来兑换的一些日用品。

红星村“积分超市”是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创新举措。自2023年5月设立以来,村里的风气发生了明显变化。过去,乱扔垃圾、乱停乱放、邻里关系不和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如今,村民们积极参与公共环境卫生整治、孝老爱亲、村集体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等,攒积分、比积分、争先进已蔚然成风。


家住在红星村板闷一组的村民韦秀英拿着用积分兑换的生活用品高兴地说:“参加村里组织的大扫除活动,不仅让我们村变得干净整洁,还能获得积分兑换洗衣粉、纸巾,真是太好了。”

为确保积分超市的公平公正运行,红星村还成立由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定期对村民实行“门前三包”责任落实情况表现进行检查和评比。

“积分超市的设立,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大家从‘要我干’变成了‘我要干’。我们将继续完善积分超市的运行机制,让它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红星村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潘必巧表示。

如今,在红星村,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村民相处和睦友好,文明风尚蔚然成风。“门前三包”责任落实制度与积分超市相结合这一创新举措,为红星村的乡村治理注入了新活力,让乡风文明既有“分值”,更有颜值。

党建引领提产提质,增强群众幸福感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红星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通过物色有想法、有干劲的群众,组织外出学习,建设产业示范点等方式,发展起了“两种三养一补充”(种水果、蔬菜,养鸡、养猪、养羊,庭院经济)的产业模式。

“现在我们种茶赚钱,我还把这个田租给茶厂,租的钱和到茶厂务工也能增加收入,我们老百姓的腰包也鼓起来了。”群众潘强说。

据了解,红星村2019年大棚蔬菜联结16户农户参加分红;2018年黑山羊养殖联结34户农户参加分红;2020—2021年养鸡场分别养殖一批次山鸡联结21户农户参加分红,解决2个劳动就业;2023年谨慎推进新产业发展,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广茶叶种植,完成336亩茶叶种植;2024年完成66亩茶苗种植。截至目前,红星村合作社总资产达1200余万元,在提高村民收入的同时,也壮大了集体经济。

“我们中和镇现在茶产业已经形成规模,有我们自己的加工厂,不愁销路,我们将来的发展很有前景。而且我们引进茶产业可以美化我们乡村的同时,也给我们群众带来更多的务工机会,每年可以上山采茶,有持续性的收入。”中和镇红星村党组织书记潘必巧说。

乡村环境美起来,乡情风韵显出来,乡风文明升上来,民富产业旺起来。红星村不断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美丽乡村持续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