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联合黔南州支行、三都县支行组成专项服务团队,到三都县开展“金融赋能非遗”行动。通过定制化信贷服务、政策扶持与产业联动,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尾绣的传承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千年刺绣技艺在乡村振兴中绽放新光彩。
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孕育了被誉为“刺绣活化石”的马尾绣。这项以马尾为线、融合水族文化的古老技艺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长期以来,当地马尾绣产业以家庭作坊为主,传承人普遍面临资金短缺、规模受限、品牌影响力薄弱等困境。针对这一现状,邮储银行专项服务团队深入绣娘工坊、企业车间,开展“一对一”需求调研。发现原料采购周期长、订单履约资金压力大、技艺传承投入不足等问题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痛点。为此,银行推出“知识产权质押+小额信用贷款”组合方案,并联动政府贴息政策,为非遗企业提供低门槛、高效率的融资支持。
“我们银行始终坚持服务‘ 三农’、城乡居民、中小企业,所以我们一直比较关注特色农产品和非遗企业的发展。在了解到客户返乡创业,急需启动资金后,我们银行第一时间主动上门了解相关情况,为客户发放了第一笔政府贴息贷款,提供了企业的启动资金,解决了客户的燃眉之急。” 邮政银行三都县支行信贷经理官安航说。
得知返乡创业的绣娘潘懈急需启动资金后,邮储银行专项服务团队主动上门服务,发放了首笔1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这笔资金不仅帮助潘懈购置设备、扩大生产,更成为她从家庭作坊走向规模化经营的“第一桶金”。
“第一笔资金我是跟银行借的十五万,后来我慢慢的努力17年只有十几个人现在我的厂有六十多人了。我这些产品主要是往广州和上海、北京等地销售。去年我是卖得两百多万,我相信今年比去年更好。” 三都县安娜娜马尾绣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潘懈说。
在邮储银行的持续支持下,三都县非遗生态日益完善。雪花湖社区打造的“马尾绣一条街”,通过“前三年租金全免,后两年租金减半”政策吸引多家马尾绣企业入驻,形成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数千名绣娘在此就业,实现“家门口”增收。
“我在厂里面主要是画马尾绣的设计图,在这边工作有一年多了,工资挺可观的所以我就留在这边工作,可以照顾家里。也是为了传承水族马尾绣非遗技艺,就在厂里面做工了。” 三都县安娜娜马尾绣制品有限公司员工石鸿娜说
邮储银行的金融支持并非孤例。近年来,三都县以“非遗+旅游”“非遗+文创”为抓手,深挖水族文化内涵,推动马尾绣从传统手工艺向品牌化、市场化转型。银行与企业、政府形成合力,通过技能培训、电商助农、文旅融合等举措,让千年技艺焕发时代魅力。
“在后续的经营发展中,我们会持续关注客户资金需求情况,在客户有需求时第一时间提供资金支持,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我们银行会持续在非遗传承上贡献邮储力量。” 邮政银行三都县支行信贷经理官安航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