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三都县大河镇和平村茶青交易市场依旧人头攒动,茶农们背着满满一篓篓新鲜茶叶前来交易。与往日不同的是,市场一角多了几个忙碌的身影——镇农服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带着专业检测设备,为刚采摘的茶叶进行农药残留检测。这是大河镇创新开展的夜间农残检测服务,将实验室“搬”到茶市一线,用科技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眼下正值夏秋茶叶采摘旺季,茶农们白天全身心投入采茶工作,傍晚后才集中到交易市场进行茶叶交易。为从源头把控茶叶品质,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7月17日,石昌力副镇长带队,组织镇农服中心联合县茶叶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农业执法队,精准契合群众生产规律,推出“夜间检测服务”,充分利用晚间群众采茶归来的时段,深入和平村茶青交易市场开展夏秋茶叶农药残留检测行动,让茶农在交易的同时就能完成农残筛查,既不耽误生产,又能及时掌握茶叶质量状况。
在检测现场,工作人员熟练地操作着检测设备,从取样、加样到上机检测,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我们严格按照检测流程操作,取2克待检样品,加入缓冲液振荡、静置后,再依次加入酶、显色剂和底物,最后上机检测。”镇农服中心技术员介绍道,“检测结果会在短时间内出来,若样品抑制率在40%~50%之间,会进行重复检测,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此次夜间农残检测服务直抵茶市,带来了多重积极影响。检测行动巧妙避开群众白天采茶的繁忙时段,既不耽误茶农正常劳作,又能精准掌握夏秋茶叶农药残留状况,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对消费者而言,通过严格检测,有效把好茶叶质量关口,防范农残超标茶叶流入市场,让大家能喝上“放心茶”;对茶农来说,检测结果为他们科学用药提供了依据,引导其合理使用农药,不断提升茶叶品质;对监管部门而言,及时掌握的检测数据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撑,助力精准施策,进一步筑牢茶叶产业健康发展的安全防线。
据了解,接下来大河镇将持续把夜间农残检测服务推向深入,不仅在和平村茶青交易市场常态化开展,还将延伸至巴佑村茶青交易市场及黔山鲜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同时,加大检测力度与频次,强化对茶农的技术培训和法规宣传,以实际行动为打造优质茶叶品牌、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