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新闻动态 >> 镇街道动态
三都县三合街道麻光社区:多彩暑期课 点亮社区青少年假期生活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这个暑假,让社区青少年不再孤单——麻光社区党组织联合三都县妇联、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及北京电影学院师生,搭起“暑期快乐成长营”,安全守护、多彩课程与推普课堂轮番登场,让孩子们的假期过得充实又难忘。

妇联护航,暑期安全有“守护”。“小书包背上啦!”在“红帆护童心·防溺筑平安”防溺水主题教育活动上,10岁的韦廷笑举着印着卡通图案的安全背包蹦蹦跳跳。背包里装着学习文具和防溺水手册,是社区党组织和县妇联送来的“护身符”。活动现场,文艺表演火热上演,孩子们享受着文化盛宴;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带着孩子们玩起“欢乐板凳大作战”“两人三足接力赛”等游戏,赢到奖品的孩子笑得格外开心。

黔南州妇联办公室主任、州妇女儿童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罗红霞的家庭教育课刚结束,中国妇基会专家张老师的防溺水培训就掀起热潮。“有人落水该咋办?”问题刚出口,孩子们的小手像春笋般冒起来,抢答赢奖品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连平时腼腆的孩子都扯着嗓子喊答案,安全知识就在这欢腾里钻进了心里。 

社区书记吴兴庭看着热闹的场景,眼里满是欣慰:“往年总担心孩子没人看管,玩水、跑马路都让人揪心。”这次活动不仅送来了实用的安全装备,更通过情景模拟、案例讲解,让安全知识像种子一样种进孩子们心里。活动结束时,孩子们抱着刚领到的安全书包,比出学会的防溺水手势合影,灯光照在他们认真的小脸上,像一颗颗被守护的小星星。 

民生实事,社区儿童课“多彩”。“老师,您看我拼的手工积木好不好!”在社区儿童之家的活动室里,张晨晨、张立阳两位小朋友举着积木跑向志愿者。这个暑假,省政府民生实事儿童之家服务项目在麻光社区落地,一间活动室成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每天都挤满了来上课的孩子。 

负责课业辅导的王老师记得,刚开课时,留守儿童小杨总是缩在角落发呆。小杨的父母在外地打工,暑假作业没人辅导,他常常趴在桌上想着爸妈回家。如今小杨每天早早来报到,做完作业就去参加手工课,上周用黏土捏的“全家福”还摆在教室的展示架上。“这里有老师教画画,有同学一起做游戏,比家里好玩多啦!”小杨的声音里满是雀跃。 

小张先天行动不便,起初对儿童之家有些疏离。王老师上门走访时,他骑着助行车躲进房间关起门,不愿沟通。老师轻推房门,见他在吃钙片,便以“吃糖”为话题搭话。小张渐渐主动分享,说这是姑姑买的钙片,能提高免疫力,每天吃一颗对身体好。老师送他小玩具后,他慢慢与老师亲近起来,之后不仅开始参加儿童之家的活动,还把老师当成贴心玩伴,什么都愿意分享。 

除了课业辅导,社区还请来暑期志愿者,带孩子们开展绘画、朗读、手工、书法、亲子活动等课程。就连平时忙着摆摊的家长们都说:“以前下班回家,孩子要么看电视要么玩手机;现在到点就催着去社区儿童之家,回来还会给我们表演新学的折纸,真是省心又放心。”

北影推普,学习基础功“扎实”。“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社区活动室里,10岁的小邓站在台上大声朗诵,虽然普通话里还带着点乡音,眼神却格外明亮。这是北京电影学院师生们带来的推普活动汇报现场,一开始,这些来自北京的师生刚到时,不少孩子还怯生生不敢开口。“老师教我们咬苹果练发音,说这样能打开口腔。”小邓手里攥着拼音卡片,上面记满了他的“小笔记”。推普课堂上,老师们用动画教拼音、用儿歌练声调,连最调皮的孩子都听得入了迷。五年级的莉莉以前总怕读课文,现在能流利地背出《月光下的中国》,她偷偷告诉老师:“等爸妈回来,我要背给他们听。” 

汇报演出那天,当孩子们齐声说出“我爱普通话,我爱我的家乡”时,掌声像潮水般涌来,北京电影学院的汪老师笑着说:“这些孩子眼里有光,他们的声音里,藏着比普通话更珍贵的东西——就是敢开口的勇气,是打破胆怯的自信,是对表达的渴望,更是对世界张开双臂的热忱啊。” 

麻光社区用爱与陪伴,为孩子们的假期提供了一片安全、多彩又充满希望的成长天地。从防溺水课堂上的认真倾听,到儿童之家的欢声笑语,再到推普活动里的勇敢发声,每个瞬间都镌刻着温暖与成长。这份充实与难忘,终将化作他们成长路上的珍贵养分,带着社区的温度与力量,让孩子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向阳而生。

(图为:开展防溺水安全常识培训)

(图为:社区儿童之家课业辅导现场)

(图为:社区孩子们上台表演普通话朗读)

(图为:北京电影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汇报演出现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