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凤羽街道三郎社区以“让移民群众住得安心、住得省心、住得暖心。”为切入点,积极探索社区“红色物业”治理模式,坚持服务与治理双管齐下,以基层党建为引领,统筹各方力气,着力推动红色物业建设,切实提升移民群众的认同感、幸福感、归属感。
坚持党建引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后扶工作体系”建设全过程,探索“社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民自治”管理服务模式,由社区“两委”指导,网格化加强公共区域治理,以市场化手段推动物业公司对移民安置点社区环境卫生、物业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公共设施维护管理进行管理,单元楼道部分采取居民自治管理。建立“社区、物业、居民”三方联动机制,定期召开由社区、物业、群众代表等各方参与的联席会议,对安置点社区治理与服务进行广泛交流与商讨,实现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物业助推、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自方案发布以来,共召开“红色物业”推进会和党员、群众代表大会15次,协商解决物业问题10个。
(图为:三郎社区召开群众联席会议)
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物业融合共治。利用宣传栏、微信群等方式,加大物业的宣传力度,获得群众支持,形成干群共识。通过召开院坝会、谈心会与群众拉家常、谈感恩等,宣传物业政策法规与施行“红色物业”的好处,大力倡导群众自主物业消费服务,真正融入新居生活。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为抓手,通过走访入户、群众自主上报等方式收集移民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台账制定措施,及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等问题16个,切实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结合移民群众过渡融入阶段的实际情况与经济承受能力,按照80元/套的标准收取物业费,提高群众社区物业管理参与度。截至目前,完成收费222户,物业费的收取率超过53%。
(图为:三郎社区向群众宣传红色物业)
发动全员参与,促进物业服务有力有序。积极推行“积分制”管理,将公益美德、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积分制管理,通过以积分奖励兑换形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进一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共富的新格局。积极推行社区各类评比、选树典型活动,通过制作教育宣传墙、线上宣传先进典型事迹等方式,充分发挥优秀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同时结合搬迁群众民族特点和传统节日,开展文体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不断增强群众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截至目前,累计发放积分1005分;开展文体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9场次,服务居民群众达9000人次;开展评比活动1次,评选出10户先进示范代表。
(图为:三郎社区积分兑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