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交通为人民”。今年以来,三都县交通运输局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践行交通强国战略思想,坚持把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为推进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努力实现“建、管、养、运、服”五位一体协调推进新局面,为我县“贯彻二十大、实现新跃升、三都争‘双三’”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拇指”为建,建好路让群众开心。“要致富,先修路”。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和出行便利,三都县交通运输局深入开展实地调研,积极谋划交通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完成S417三都周覃至独山打显(周覃至芒勇段)公路项目建设,全长16.763公里;完成三都县水书大道新建工程项目建设,全长1.516公里;完成计划内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建设9条共58公里;完成计划内危桥改造6座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正在推进G243普安至水龙公路(普安至牛场段)建设项目,已完成勘察设计招标、社会稳定评估、项目初步设计外业验收等工作,预计2023年底可实现开工;正在推进G321三都坝街至湾滩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该项目已完成工可、初步设计初稿、用地预审报批等前期工作,预计2023年底可实现开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都江方向群众出行条件。
“食指”为管,管好路让群众放心。一是推行“路长制”。全县落实管理人员28人,91个村(居)村级交通运输管理站全覆盖,落实兼职管理人员91人,路长315人。今年以来各级路长通过巡查共排查出安全隐患20处,处置完成20处。二是加强交通执法监督检查。今年来立案查处非法营运等各类违法违规车辆案件30件,处罚金额8.3万元。三是加强联合县级成员单位对县域内高速服务区、收费站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今年来共开展联合检查4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劝离行人违法上高速18人次。通过对交通领域各类违法行为的坚决打击,我县交通运输市场秩序得到有效改善。
“中指”为养,养好路让群众安心。一是持续巩固我县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工作,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着力创建“畅、安、舒、美”农村公路,目前我县农村公路养护已全部推向市场化,农村公路数据库列养率达100%,全县农村公路养护好路率达75%以上。二是在持续巩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工作的基础上,在公路两侧边坡、公路留地及沿线空地等可绿化的区域范围内进行“乔灌花草套种”绿化补植,补植行道树4万余株,小苗混栽10000余平方,实施花草混播50000余平方。三是强化提升应急保畅能力。组建2支20人应急抢险队伍,储备挖机、装载机等应急抢险机械,为我县汛期及凝冻极端天气农村公路应急抢险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环指”为运,运力提升让群众舒心。一是积极推进农村交通发展由“建设型”向“服务型”转变,通过区域循环农村客运与农村班线客运有机结合,全面推进我县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工作,实现全县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二是全力推动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和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积极组织相关单位对农村客运通行条件进行评审,截至目前我县投放巡游出租车共198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共5辆,城市新能源公交车56辆,不断满足市民多样化出行需求。三是严格履行“三关一监督”职能职责,督促运输企业加强人、车管理,充分运用GPS卫星定位监控平台,及时纠正和制止超员、超速、疲劳驾驶等行为,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小指”为服,服务提升让群众暖心。一是成立三都县货车司机流动党支部,依托党建引领及时解决货车群体困难诉求。建立“货车司机—党员司机—流动党员党支部—行业党委”诉求表达直通机制,充分发挥流动党支部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12328热线、走访调研、电话询问、微信群、意见箱等形式,多渠道收集货运司机群体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建立清单台账,及时进行化解。截至目前,收集货车司机诉求48个,解决问题48个,诉求办结率达100%。二是制定12345政务服务工作运行机制。挑选业务能手担任12345政务服务“总调度员”。挑选业务精、能力强、素质佳、责任心强的干部担任12345政务服务调度员,以镇(街道)划分片区配齐片区案件处置包保“网格员”。明确职责,压实责任,确保各类12345热线案件在规定时限内办结。今年以来,签收12345民心热线工单共160件,其中群众出行困难诉求类案件70件,劳务纠纷类案件60件,其他类案件30件,办结率达95%。三是组建交通运输志愿服务队伍。组建了由交通建设、交通执法、公路养护、运输发展等领域70名志愿者组成的交通运输志愿服务队伍,今年来,共开展了“春运暖程·和谐交通”“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交通助考”等10余次志愿活动,现场帮助出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0余件,答疑解惑40余次,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600余份,获得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图一 冉旭局长带队组织开展G243普安至水龙公路项目初步设计外业验收
图二 农村公路养护作业现场
图三 道路货运行业党委领导深入货车司机党员家中收集困难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