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项目,支持和鼓励各中小学开设水书社团、开展民族文化进课堂活动等。争取到省级少数民族教育专项经费20万元,用于县鹏城希望学校(小学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室建设等,积极引导中和小学、县鹏城希望学校(小学部)等建设水书社团、马尾绣社团等,通过社团活动、水书书法教学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提质增效。同时,积极向省、州申报民族传统手工艺示范企业和2025年民族传统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示范项目,争取资金支持推动水族文创产品工艺提质升级。
二是着力打造宣传展示基地。投入36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实施三都县凤羽街道巴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马尾绣展销区、水书体验区、蜡染展销区、民族银饰展销区、枫香染展销区、研学体验区、生产区、电商区、培训室等,打造以贵州水族文化博物馆、万户水寨为中心的水族文化研学体验地和水族非遗体验中心。目前,该项目已竣工,有三都水族自治县凤之羽民族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九阡酒有限责任公司、水族药物开发有限公司、贵州睢绣文化传媒公司、黔南州水书文化有限公司等企业进驻布展,通过水书书法展示区等,向各地游客详细展示水书魅力,传承弘扬民族文化。
三是强化人才支撑。争取到省级民族工作项目经费40万元和广州市协作资金8万元,整合开展“推普兴乡”行动,将国家通用语言和实用技能培训有机结合,采取“普通话+技能”的方式开展马尾绣技艺技能培训等,不断提高群众使用普通话的水平,增强就业能力。2024年共开班8期,集中培训400人,结对帮学400人,安装推普兴乡手机APP800人,双语广播点7个、覆盖3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