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应急管理风险研判机制,县应急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总结了2021年第一季度生产安全事故及自然灾害情况,重点分析研判了二季度我县面临的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突出风险,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一、第一季度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截止2021年4月7日,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其他事故情况。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起,死亡3人、受伤34人,与去年同期发生事故15起,死亡2人、伤14人相比,事故起数上升11起,死亡人数上升1人,受伤人数上升20人。直接经济损失4.57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47万元。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及经济损失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73.3%、 50%、143%及47.4%。发生民房火灾5起,毁房屋10栋,一般损坏1栋,受灾11户29人,经济损失约38万元,死亡3人。其中,普安镇2起,全毁2栋,一般损坏1栋,受灾3户7人。都江镇全毁2栋,受灾2户8人。周覃镇全毁5栋,受灾5户12人。大河镇全毁1栋,受灾1户4人。
二、第二季度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突出风险分析
总体判断,全县进入主汛期,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进入多 发频发季节。一是危险化学品、煤矿、交通运输、烟花爆竹、消防、 非煤矿山等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应对压力较大,结合历史事故数据分析,我省需重点防范道路交通和煤矿事故。二是二季度正值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小长假,群众集中出行游玩、祭祀和扫墓活动频繁,人流、车流不断增多,是森林火灾、烟花爆竹等事故多发期。三是可能出现暴雨洪涝、山体滑坡、干旱等自然灾害。
(一)气候趋势预测:一是4月天气回顾,4月我县天气表现为气温特低、降雨量特多、日照特少。4月以阴雨天为主,下旬后期转为多云间晴天气。平均气温为17.6℃,与历年同期相比偏低1.3℃;月总降水量186.6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多74.4毫米;日照总时数为37.5小时,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50.7小时。二是汛期(5月到9月)气候预测,我县汛期气候为中等偏差年景,具有旱涝并存、局地旱重于涝的特点。总趋势:2021年5~9月降雨量1000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多1~2成;5~9月平均气温25.4℃,与历年同期相比偏高0.6℃。三是灾害性天气预测,冰雹方面,预计汛期冰雹过程少,灾害总体较常年同期偏轻。雨水集中期方面,预计雨水集中期主要出现在5月上旬至中旬、5月下旬、6月上旬、6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中旬,预计有6~7次全县性大范围暴雨过程发生。夏旱和少雨时段方面,预计6月无明显“洗手干”天气,7月中旬至下旬、8月中旬到下旬持续晴热少雨天气,有15~25天的伏旱。
(二)安全生产突出风险
第一季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道路交通及农村消防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事故多发频发,事故还发生人员死亡。特别是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起数呈上升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各类交通违法违规行为依然严重,酒驾、醉驾、超速及超载是造成交通事故多发频发的原因。其他行业领域虽没有发生事故,但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二是部分单位安全执法力量严重不足,甚至部分人员在编不在岗或聘请临聘人员从事安全监管执法工作,未认真分析当前安全形势,提出有效预防控制措施。三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集中攻坚推进缓慢,部分单位对工作落实认识不足,未及时督促企业开展“三个清单”建设。
1.交通运输
一是全县公路主要以县乡道、通村路、通组路为主,县乡道、通村路、通组路线路弯曲,部分道路临水临崖路段多,落差较大,坡陡坡长,特别是在雨季,山体易发生缓坡等,增加了道路运输安全事故风险;二是部分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酒驾、醉驾、超载、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违法行为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三是农村交通安全风险。“五一”、端午节等节假日、集市聚会活动将迎来高峰,农村地区出行客流、生产物流增多,加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护设施缺乏,摩托车事故多发易发、面包车超员、三轮车违法载人等违法行为突出,农村道路管控压力持续加大。四是夜间事故高发风险。18时至24时是我县伤亡事故高发易发时间段,同时也是路面监管的薄弱时段,大队要保持夜间路面管控力度,严查各类违法行为,降低夜间事故高发风险。五是安全生产责任险推进缓慢,企业抵御安全风险能力弱。六是客运企业未能及时客运车辆所经路径的安全风险。
2.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
一是春夏季强对流天气、雷电天气频发,易引起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温度、压力、可燃气体监测等报警设施的损坏,对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装卸过程,燃爆风险增大。二是进入汛期,暴雨 等强降雨天气频次增大,存在危险化学品罐区积水、排水系统堵塞 和事故池溢水等风险;强降雨造成的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对油气化 长输管道易造成拉裂泄漏,继而引发燃爆、环境污染等事故;烟花 爆竹企业存在土质防护屏障垮塌等风险。三是进入 6 月气温升高,对高温容易分解出易燃、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储罐区,存在泄漏、气化加剧等风险。四是安全教育培训力度不够,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操作不规范。五是非法销售、储存烟花爆竹的违法违规行为依然存在,且店面存在“前店后宅,下店上宅”的现象。
3.消防
一是部分乡镇、社区未严格按照《贵州省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对居民楼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未针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登记造册、落实重点监护。二是大量留守家中老人、儿童自防自救能力弱,极易发生亡人火灾。 三是通过对小型生产经营场所和居民自建房的排查,仍有大量场所和居民住宅存在消防安全无人管理、楼梯堆放可燃物品、未配备消防设施器材、违规住人、违规用火用电等问题隐患。四是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有待加强。群众普遍存在违规用火用电用气、擅自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等问题。特别是发生火灾后不会扑救,不能有效逃生自救,极易导致人员伤亡。五是连片木质房屋存量依然大,消防设施配备不足,电气线路老化,群众自救能力弱,极易发生民房火灾事故。
4.建筑施工
一是建筑施工行业进入活跃期,现场生产设备设施多,施工作业频繁,安全风险增大,易发生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和坍塌事故。二是部分参建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及制度不健全,各级岗位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防护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三是部分施工企业工人素质不高,人员流动大,安全教育力度不够,违章违规作业和无证上岗现象时有发生。四是建筑深基坑、高边坡、临边防护、临时用电等整治力度不够。五是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是有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却没有严格执行,缺乏相应的安全设备经费投入,职工上岗前没有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企业未普及各个工种不同的安全技术,没有落实好安全生产检查,增加了安全交通工程建设事故发生的风险。
5.旅游
一是五月进入旅游旺季,劳动节、端午节小长假,各景区旅游人群大量增加,易导致拥挤踩踏风险。二是进入汛期,山区型景区易发生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三是旅游路线长、景点多,多数通过旅游包车通行,增加道路交通风险。四是部分景区长期无人管理,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排查,且部分景区极易发生森林火灾。
6.非煤矿山
一是汛期露天矿山边坡易产生垮塌危险,排土场边坡易产生失稳危险;地下矿山井口处于低洼地带、河边和河流下游区域的淹井风险大;尾矿库特别是长期停用的尾矿库(包括无主库), 汛期易出现调洪库容不足、干滩长度不够、坝体出现裂缝、管涌等,有垮坝、漫坝的危险。二是部分企业未认真开展汛前、汛中安全大排查、大检查,排洪设施不畅、排水能力不足,应急抢险物资配备不齐。三是部分地下矿山企业汛期未查清井下水文地质状况、未严格落实探放水设计、擅自开采各类保安矿柱或者发现透水预兆未果断停产撤人,易导致透水事故发生;雨季顶板淋水、顶板破碎,易导致冒顶片帮事故发生。四是长期停工停产的企业,未申请复工复产擅自进行生产建设,导致事故发生;监管部门对企业的复工复产把关不严,未严格验收程序和标准,造成事故发生。五是从业人员以农民工为主,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安全意识薄弱,没有经过专门的生产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且流动频繁,“三违”作业行为时有发生。
7.民爆物品
一是民爆物品储存仓库大多地处林地,二季度天气干燥,易引发火灾事故。二是节假日期间,民爆物品销售企业将停工停产, 容易出现人员思想松懈,雷管、炸药生产线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 致节后复工复产易发生事故。三是个别长期从事民爆物品生产、搬运、装卸等工作的从业人员可能会思想麻痹、安全意识弱化,操作随意甚至违规操作,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可能性增加。
8.教育
一是学生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应对压力较大,结合历史事故数据分析,我县教育系统需重点防范学生溺水事故。二是二季度正值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小长假,师生集中出行游玩、祭祀和扫墓活动频繁,人流、车流不断增多,是学生溺水、学生意外伤害、森林火灾、道路交通等事故多发期。三是可能出现暴雨导致临河低洼学校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9.水利
一是水利行业施工行业进入活跃期,现场生产设备设施多,施工作业频繁,安全风险增大,易发生高处坠落和坍塌事故。二是部分水利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及制度不健全,各级岗位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防护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三是部分水利施工企业工人素质不高,人员流动大,安全教育力度不够,违章违规作业和无证上岗现象时有发生。
10.电力
二季度进入高温汛期,雷电、大风、暴雨、高温等恶劣天气增多,10kV及以上电网在恶劣天气下的安全稳定运行受到极大的考验,存在电力线路倒杆断线、避雷器击穿、配变设备损坏的设备风险。在全面提升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下,电力设备故障抢修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增大了抢修作业风险。电网建设陆续进场施工,项目施工点多面广,给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带来难度,风险有所提升。
11.地质灾害
三合街道永康村夭寨四组姑岜滑坡-崩塌自然灾害隐患点,类型规模小型,受威胁对象为4户8人;三合街道苗龙村排偷一、二、三组滑坡自然灾害隐患点,类型规模中型,受威胁对象为45户233人。还有一些人为自然灾害主要是群众依山建房开挖平基工程活动留下的高陡坡,经暴雨浸蚀后形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岩崩等现象。
12.森林防火
预计4-6月为高峰期。可能会火灾导致林木资源和国家流动资产损失,危害人民群众安全和社会稳定。正值劳动节、端午节小长假,群众野外用火频繁。群众集中春游、野炊,由此森林防火仍需加以防范。
13.防汛抗旱
一是4月开始,全省陆续进入汛期,工程度汛压力增 大,特别是今年截流下河施工的骨干水源工程将面临度汛考验,个别工程可能会出现为在汛前完成度汛高度而盲目赶工现象。同时,已建成水库水电站,也因汛期可能出现超标准洪水,出现超汛限水位或超负荷运行风险;二是随着汛期雨季到来,施工环境变得复杂多变,高边坡、深基坑及洞室开挖等施工中次生地质灾害问题突出;三是城市防洪能力弱,极易发生内涝,特别发生局部山洪。 四是今年降雨量比往年偏少,部分高山地区极易发生干旱,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三、对策措施建议
(一)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全覆盖无死角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不断强化工作措施责任落实,常态化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加大监管执法和联合“打非治违”力度,全力排查整治消除各类安全风险。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金属冶炼及渔业生产等领域推进“双控”体系建设工作。
(二)全力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真正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科学处理好对下指导和与上对接、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在线监管和现场执法相衔接的关系,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加强版来推动落实,紧盯风险隐患、重点难点和短板弱项,着力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强化工作调度和综合督导检查,动态更新“三个清单”,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落实和完善治理措施,推动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确保专项整治见实效,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三)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加快推进“双控系统”和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展示平台建设,扎实开展烟花爆竹零售店安全“双提升”工作。结合“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五进”活动,进一步巩固提升增强全民安全素质。
(四)做好汛期期间安全防范工作。认真做好第二季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研判,提出预防防范措施,督促各责任落实单位。一是县应急管理局、县水务局、各镇(街道)要严格落实防汛责任人制度,对区域内的尾矿库、各类水库水电站、重要山塘等防汛责任明确到个人,确保有人管有人盯有人抓落实;二是各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前开展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在本区域本行业认真开展汛前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山洪等灾害防御知识宣传,重点对水库、桥梁、在建道路、建筑工地、学校、地质灾害隐患点、油气管道等要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治,对重点区域要落实人员做好监控巡查,及时开展汛期期间应急演练,储备必要的防汛物资,确保万无一失。三是县气象局要及时发布汛期期间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极端天气要及时启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各镇(街道)、县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及时组织群众和各生产经营单位做好灾害防范措施,必要时要及时组织群众撤离。四是扎实做好“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提高群众事故及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什么财产安全。
(五)全方位做好迎检准备。一是涉及此次迎检的各镇(街道)、部门主要领导要做到亲自部署、亲自安排、亲自协调、亲自督办,作好汇报准备。二是各镇(街道)、部门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同志要认真分析研判本辖区、本行业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重点领域,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加强督查期间的安全防范工作,坚决遏制事故发生。三是严格进行自查自纠,重点排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指示批示传达贯彻及安排部署情况。四是做好现场迎检准备各项工作,完善归档检查材料。
(六)严格做好值班备勤和应急救援准备。一是强化会商研判,继续强化对极端天气的动态监测预警,做好各类风险的避险防范。二是严格按照物资储备规范要求,加强物资储备管理,做好物资储备采购补库。三是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加强应急值守工作调度,按程序收集报送各类应急信息,做好各类事故灾害的应急处置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