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5-1112465 | 信息分类: | |
发布机构: | 生成日期: | 2025-08-12 09:18:05 | |
文 号: | 是否有效: | ||
名 称: | 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黔南州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第143号建议的答复 |
覃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破除堵点 提升水族端节文化体验感的建议》收悉,提案精准聚焦端节文旅融合中的交通拥堵、应急保障等关键问题,提出的建议系统性强、操作度高,对擦亮“贵州村马”和水族端节文化品牌具有建设性作用。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县委组织部、县委社会工作部等党委部门和交通、住建、卫健、文旅等多个政府部门开展专题研究,充分吸纳协办单位意见。现提出如下办理答复:
一、强化统筹协调与应急保障,构建高效指挥体系
(一)完善联动机制。成立以县四家班子领导为组长、副组长,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贵州村马”组织协调机构,统筹调度文旅、交通、公安、卫健等部门及属地政府。活动前期制订县级活动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与响应流程,为每次“贵州村马”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深化预案管理。在活动前的策划阶段,由县文旅局牵头制定停车、人流疏导等专项预案,提前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三都文旅、灵绣传媒等公众号发布停车场地图、单向通行路线及应急联系电话,引导游客错峰有序出行。
(三)做好医疗保障。县卫生健康局按活动规模部署至少2组医疗队,分驻场内(赛马区)和场外(观众席),配备急救车辆及设备,确保紧急救治通道畅通。场内组负责处置参赛骑手意外跌落等情况,场外组负责群众突发情况的紧急救治。
二、提速路网扩容与停车优化,破解通行瓶颈
(一)道路拓宽提速。县交通部门根据先急后缓的原则,逐步实施窄路面拓宽、建制村通双车道等项目。同时积极谋划,在部分满足条件的地段设置环线,提升通行效率,确保紧急情况下生命通道畅通。
(二)临时停车扩容。为缓解路边占道停车导致的拥堵,县住建局去除了铜鼓广场河滨路上的83个停车位,近期将新增民中后面规划路停车位20个和新县医院门口更顶山路停车位60个。并计划将麻光新区滨江西路(篮球场至第三小学段)、麻光新区三合路(都匀柴火鸡至第五幼儿园段)、G321国道(香港名都桥至湾滩段)、文化路(公安局路口至妇幼保健院段)、城南新区(社区主干道)、猴场新区G321国道(都市华庭至猴场段)在车流量多的时候设置临时停车牌作为临时停车场,常态化开展“人工巡查+智慧监管”联合执法。在每次节假日举办大型活动时县城内所有室内外停车场实行免费开放,解决游客群众停车难问题。
三、创新基层治理与志愿服务,提升体验品质
(一)网格化治理,优化游客旅游体验。县委组织部统筹驻村干部、村干部等网格员力量,成立党员先锋队、设立便民岗,在马坡等重点区域引导村民和商户规范经营、文明待客,给游客提供咨询引导,及时解决游客诉求,进一步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感受,不断扩大水族端节系列活动的影响力。
(二)推进志愿服务精准化、日常化。县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团县委组建“端节志愿服务队”,按功能分设非遗讲解、赛马引导、应急保障等小组,开展水书、马尾绣速成培训及场景演练,提升服务专业性;分派志愿者分时段驻守路口,配合交警对人流及车流实施“潮汐疏导”。同时还计划将端节等少数民族节日的村级志愿活动(如非遗传承、民俗活动等文化类志愿服务,安保、保洁、维修等环境整治类志愿服务)纳入“积分超市”管理,通过“以服务换积分、以积分兑奖励”的模式,推动志愿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增强村民对村级事务的归属感,形成“小积分”撬动“大文明”的治理格局。
再次感谢覃远委员对“贵州村马”和水族端节文化传承发展的深切关怀和务实建言,为我县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将以提案办理为契机,全力打造“畅通端节、安全端节、魅力端节”。恳请您继续监督指导,共促水族文化瑰宝焕发新时代光彩!
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5年6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