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公报 >> 2018年 >> 2018年第1期 >>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关于 印发三都水族自治县美丽黔南林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各镇人民政府、三合街道办事处,县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州直驻县各单位:

《三都水族自治县美丽黔南林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25


三都水族自治县美丽黔南林业提质增效

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为迎接2019年第二十九届中国兰花博览会、2020年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在黔南州成功举办,实现国家生态县各项指标,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以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守底线、建金山、创品牌”和“调结构、添景观、增效益”,结合全县脱贫攻坚“四大硬仗”部署,发展林业“五大产业”(刺梨产业、特色商品林产业、林下经济产业、花卉苗木产业和森林康养产业),建设林业“十大基地”(刺梨基地、生态茶园基地、精品水果基地、优质用材林基地、食用油料林基地、木本中药材基地、林下种植基地、林下养殖基地、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花卉基地),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一)生态优先、兼顾产业。围绕生态修复和培育生态经济,大力开展宜林荒山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创新经营方式,发展黄桃、刺梨、苹果、葡萄等山地特色优势经济林、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最大限度实现绿化和产业化的有机结合。

 (二)和谐共生,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和谐共生、绿色发展作为美丽黔南建设的主旋律。

(三)规划引领,多规融合。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旅游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美在、乐在、学在、富在)建设、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等各种规划、计划与《美丽黔南林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有机融合。

(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建立政府责任制、部门分工制、目标任务考评制等制度,保障三年行动计划落地、落细、落实;创新投融资渠道,加快林业“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进程;制定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发展格局。

三、总体目标

2020年,全县林地面积保有量不低于271万亩,森林面积不低于232.1万亩,森林蓄积量达1479.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4%;培育五大产业十大基地共65.1万亩,林业综合产值达到40.7亿元;建设千里多彩生态廊道,建成0.8万亩多彩景观林,打造8个多彩森林村寨,提升尧人山森林公园景区景观质量;全县中心城镇建成区树冠覆盖率3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平方米以上,镇(街道)政府(办事处)驻地绿化覆盖率35%以上;成为省级森林城市。

四、建设任务

(一)加强林业生态系统保护,筑牢绿色黔南生态安全屏障

1.推进九条林业生态红线守护行动

开展林业综合执法改革,赋予森林公安行使独立执法权,推进检察机关提起公益性诉讼工作,探索林业生态恢复性司法机制,建立生态文明服务团,持续开展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努力构建森林防火“六大体系”,全面推行“村为主”管理模式,确保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和应急防控,重点防控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有害生物,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95%以上、成灾率控制在2‰以下。建立县级人民政府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将“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和发展综合指数”纳入目标考核内容,建立年度发布机制。确保到2020年,全县林地面积保有量不低于271万亩,森林面积不低于232.1万亩,森林蓄积量达1479.2万立方米,古树名木挂牌保护率100%,森林覆盖率达74%(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2.推进百万亩森林资源增量工程

以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8万亩森林资源增量工程,实现25度以上坡耕地、1525度重要水源地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加大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进一步扩大森林面积,到2020年达到8万亩,其中:2018年完成人工造林2万亩,2019年和2020年各完成人工造林3万亩。(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农工局、县国土局、县扶贫开发局、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3.推进工程创面生态修复工程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开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恢复”的原则,积极推进工程创面生态修复工程,到2020年全面完成夏蓉、三独、三荔、荔榕高速公路、贵广快速铁路、普安高铁站至大河快速干道、县城至姑噜和县城至大河重要旅游通道沿线可视区域及城镇、尧人山旅游景区周边可视区域废弃矿山与工程创面植被覆绿及弃土弃渣场覆绿。共完成工程创面生态修复7000平方米。(牵头单位:县国土资源局;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县文化和旅游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水务局,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生态黔南林业特色产业

1.实施刺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工程

扎实推进《三都县刺梨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到2020年全县种植面积达1.1万亩,其中:2018年,全县种植面积达0.5万亩,综合产值达0.38亿元;2019年,全县种植面积达0.8万亩,综合产值达0.6亿元;2020年,全县刺梨种植面积达1.1万亩,综合产值达0.825亿元。(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投资促进局,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2.实施特色商品林提质增效工程

优化结构布局,加大基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力度,2018年基地面积达15.3万亩,2019年基地面积达22.1万亩,2020年基地面积达27万亩,其中:生态茶园基地5万亩、林下中药材基地3万亩、精品水果基地10万亩、食用油料林4万亩、优质用材林基地5万亩,综合年产值达3.8亿元。(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农村工作局、县扶贫开发局,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3.实施林下经济产业提质增效工程

树立“森林+”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林禽、林菌、林药及林下特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加快推进林下经济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特色化发展。到2020年全县达到20万亩规模,其中:2018年林下种养殖规模达8万亩,2019年达14万亩,2020年达20万亩,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0个以上,产值4.5亿元。(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农村工作局、县扶贫开发局,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4.实施花卉苗木产业提质增效工程

制定出台花卉苗木产业支持扶持政策,培育花卉苗木龙头企业,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模式,推进花卉苗木科研、生产、销售深度融合,推动花卉苗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充分利用兰博会举办契机,加快兰花产业发展。支持三合、大河、周覃等镇(街道)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建立花卉苗木专业市场,做大做强花卉苗木产业,2020年达1万亩。其中:2018年,全县发展花卉苗木基地面积达0.2万亩,2019年达0.5万亩,2020年达1万亩,总产值1亿元以上。(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局、县扶贫开发局,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5.实施森林康养产业提质增效工程

大力推进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创新森林康养产品,提升服务接待能力。实施森林康养品牌战略,打造黔南森林康养地理品牌和地域品牌。到2020,建成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拥有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小镇、森林康养示范基地2个以上,森林康养林基地规模达5万亩,森林康养产业年综合收入达5亿元。(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农村工作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三)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多彩黔南美丽幸福家园

1.打造多彩生态廊道

按照“多彩贵州·最美高速”建设要求,加快提升重要通道、河流的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优先在境内厦蓉等高速公路和贵广高速铁路沿线红线外两侧各100米可视区域,都柳江等河湖重要游览河段沿岸两侧各100米可视区域,建设千里多彩生态廊道;大力提升高速公路用地红线内绿化带、中间隔离带、匝道区域、料场渣场的绿化美化效果。2018年启动实施厦蓉高速公路彩化工程;2019年启动实施都柳江流域等重要游览地段沿岸和通车高速铁路沿线彩化工程;2020年初步建成70公里多彩生态廊道。(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交通运输局)

2.打造多彩森林村寨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多彩森林村寨建设工程,优先在重要通道沿线和重点旅游景区8个重点村寨周边200米可视范围内建设多彩景观林0.8万亩,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着力打造8个彰显花果景观、农民增收致富、体现林业特色的多彩森林村寨,加快形成点线面结合、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新格局。2018年重点打造5个多彩森林村寨,2019年重点打造3个多彩森林村寨,2020年达到建设标准。(牵头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县扶贫局、县农村工作局、文化和旅游局、县林业局、县交通运输局,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3.打造景区多彩森林景观

按照“添彩增香,提质增效”的要求,采取“一景一策,一区一案”方式,在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公路沿线、游览区域,开展多彩景观林建设,按照“四季花开、长年见彩”的要求,选好配好地域特色景观植物,采取乔、灌、草科学搭配,花、果、叶有机组合的方式,打造绿化、美化、香化相结合的最美景区。2019年实施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多彩森林景观建设,2020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牵头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县林业局、县水务局,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4.打造多彩景观林

按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农村让城市更向往”的目标,在县城和6镇驻地周边500米可视范围内,按照“统一规划、连片打造、季相分明、色泽鲜艳”的要求,采取大苗造林方式,融资建设模式,建设0.8万亩多彩景观林,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2018年在县城周边营建多彩景观林0.2万亩,2019年在6镇政府驻地周边营建多彩景观林0.6万亩。(责任单位: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5.打造多彩森林城市

改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强化城市绿线管制,优化城市绿地布局;大力推进城镇庭院绿化、美化、香化,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等绿化美化香化建设,实现居民推窗见绿、出门见彩,创建一批示范性强的多彩园区、多彩社区、多彩校区;积极开展建筑物、屋顶和外墙等立体绿化美化建设;加快建设城区绿道系统,有机连接外围生态廊道,逐步构建城乡一体化生态廊道网络系统,实现区域自然生态系统互连互通;做好高速公路(铁路)、重要通道沿线可视区和重点旅游景区、重要城镇、重点村寨周边可视区环境整治工作。到2020年,全县中心城镇建成区树冠覆盖率达3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平方米以上,镇(街道)政府驻地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成为省级森林城市。(牵头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 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县林业局、县交通局、县扶贫局、县环境保护局、县教育局,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镇两级分别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美丽黔南林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组织编制县级具体实施方案,扎实推进行动计划实施,原则上按4:3:3的比例分年度拟定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组建工作专班,实施团队作战。县内城乡建设、景区园区、交通水利等各项建设与用地规划,都要与生态保护建设紧密结合,切实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美丽黔南建设落实到规划、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牵头单位:县政府办;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林业局,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二)拓宽融资渠道

2018年至2020年,县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美丽黔南建设专项资金”。各镇(街道)政府每年安排相应的美丽黔南建设资金;发改、国土、交通、扶贫、农工、水务、住建等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相关工程项目资金用于美丽黔南建设,林业部门要积极整合项目资金,采取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提早启动实施;各镇(街道)要创新投融资模式,整合项目资金,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美丽黔南建设;工程建设相关单位,项目预算要设计绿化美化,与主体工程同设计、同施工、同验收;金融担保机构要积极开发林业信贷产品,提供美丽黔南建设资金支持。(牵头单位:县财政局、县国资金融局;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国土资源局、县环保局、县农工局、县水务局、县交通运输局,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三)完善考核机制

加强督查考核,将美丽黔南林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和督查督办内容,确保行动计划落细落实,有力有效推进,一年大行动、两年见规模、三年见成效。(牵头单位:县督查考评局;责任单位:涉及各部门、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附件:三都水族自治县美丽黔南林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分解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